分享給好友 >> 分享到 fb 分享到 line 分享到 twitter

一串念珠


有間寺廟,因藏有一串佛祖戴過的念珠而聞名,念珠的供奉之地,只有廟裡的老住持和七個弟子知道。

七個弟子都很有悟性,老住持覺得將來把衣缽傳給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,都可以光大佛法。

不料有一天,那串念珠突然不見了。

老住持問了七個弟子:「你們誰拿了念珠,只要放回原處,我不追究,佛祖也不會怪罪。」

弟子們都搖搖頭!

七天過去了,念珠依然不知去向。

老住持又說:「只要承認了,念珠就歸誰。」

但又過去了七天,還是沒人承認。

老住持很失望:「明天你們就下山吧,拿了念珠的人,如果想留下就留下。」

第二天,六個弟子收拾好東西,長長地舒了口氣,乾乾淨淨地走了,只有一個弟子留下來。

老住持問留下的弟子:「念珠呢?」

弟子說:「我沒拿。」

老住持說:「那為何你要背個偷竊之名?」

弟子說:「這幾天我們幾個相互猜疑,有人站出來,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脫。再說,念珠不見了,佛還在呀。」

聽弟子說完,老住持笑了,從懷裡取出那串念珠戴在這名弟子手上。說:「能想自己,更能想別人,就是佛法啊。」



報長的話:


善分真善和偽善,真善出於真心,無所求,偽善出於耍小聰明,為達目的而耍的一種手段。

就像看這篇故事,當看到念珠不見了,老住持問弟子誰拿的時候,笑遊人間就猜到了老主持想用念珠來選擇繼承衣缽的弟子了。

當看出老住持的目的時,我就會思考,老住持出這個題目出來考驗徒弟,那麼這個題目,在老住持心中,最佳解答是什麼?

若能答出最佳解答,就能取得老住持的信任,進而得到衣缽傳承。

也像 學習電子報第一期:分蘋果的故事,一位媽媽問一對兄弟,有兩個蘋果,你們想要那一個?

結果弟弟天真,搶先回答,要大顆又紅的,結果被媽媽訓斥了一頓。

哥哥看到後,就說:「我想要那個最小的,最大的留給弟弟吧。」

結果哥哥得到大顆的蘋果。

原本媽媽是要教育孩子禮讓,結果卻教育出孩子說謊,因為大兒子看穿了媽媽的想法,以及她想要什麼答案,所以只要給出媽媽要的答案,就能得到他所想要的結果。

又像現今的法律,只要殺人犯在殺人後表現出精神狀況不佳,有精神疾病,就能逃死或免刑,犯人只要在記者和法官面前表現出悔過,跪求家屬原諒,就能獲得「有教化可能」而減輕刑責。

因為犯人懂得只要這樣做,就能滿足法官所認定減刑的條件,而達到自己減刑的目的。

古人說:「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」。

一個人的心是很難短時間看清的,即使你想了一些方法來測驗人心,測出來的人心是真?還是迎合的虛假?誰也不知道。



【學習電子報】是以故事、文章、笑話為主的電子報,故事裡,文章內、笑話裡,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,去看待,文章裡面充滿著人生的智慧,讓人體會,引人深思,希望讀者會喜歡。發報時間以每星期二、五兩天晚上九點發報。